新闻动态 NEWS
你的位置:11选5任8万能组合 > 新闻动态 > 当其他球队堆砌外援时,他们却靠本土青春风暴,稳居联赛上半区!
当其他球队堆砌外援时,他们却靠本土青春风暴,稳居联赛上半区!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9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21

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,外援进球占比高达64.7%的背景下,浙江队却选择了一条逆向而行的道路:前25轮比赛中,他们14场首发仅派3名外援,全程只有2场使用5外援首发,且未尝胜绩。

这种“反潮流”操作并未导致成绩滑坡,球队反而提前锁定联赛上半区席位。 当其他俱乐部迷信“外援决定论”时,浙江队用实战证明,本土球员的成长,才是球队真正的根基。

外援荒逼出战术革命

赛季初的浙江队并非主动求变。 首轮对阵西海岸,教练卡内达还按常规思路排出5外援首发,效果平平。 4月前锋布彭扎的意外离世,以及埃弗拉的状态低迷,让球队一度只能以全华班迎战梅州客家。

被动之下,卡内达不得不重用本土球员,18岁的王钰栋在进攻端挑起大梁,刘浩帆和汪士钦等年轻后卫被推上主力位置,老将李提香、程进则成为中轴稳定器。 这种被迫的阵容调整,反而催生了新的化学反应。

展开剩余66%

年轻球员的爆发式成长

当多数中超球队为保级争冠疯狂使用外援时,浙江队的本土青年军却悄然撑起球队框架。 王钰栋在13轮联赛中攻入8球,跻身射手榜前列;陶强龙贡献4球2助攻,刘浩帆和汪士钦的防守数据甚至不输外援中卫。

二次转会窗球队引进米特里策和亚戈后,卡内达坚持“3外援 本土主力”的混合阵容。 新援亚戈直到8月对阵国安才首次首发,原本的核心外援弗兰克则被挤到替补席。 这种基于状态非名气的用人策略,激活了内部竞争。

外援与本土的共生逻辑

浙江队的“三外援”模式并非排斥外援,反而重新定义外援角色。 弗兰克和卢卡斯作为攻防核心,更多承担带动而非替代本土球员的任务;新援米特里策的“无缝融入”则得益于球队已有的成熟体系。

此外,卡内达对外援的使用充满策略性,奥乌苏常在下半场替补登场冲击对手防线,亚戈则从替补逐步找回状态。 这种灵活轮换既避免外援过度消耗,又为本土球员留出成长空间。

中超困境的对照实验

浙江队的案例恰好映照出中超的普遍困境。 2023赛季外援进球占比接近65%,关键位置几乎被外援垄断。 不少比赛中,本土球员整场零射正,沦为“陪跑角色”。

反观浙江队,在二次转会窗补强外援后,12场比赛仍仅1场使用4外援首发。 这种克制背后,是俱乐部对青训体系的长期投入,王钰栋续约至2029年,张瑷晖等新秀持续获得出场机会。

争议与启示

有人质疑浙江队的成功依赖个别外援高光表现,球队两场五外援首发仅取得1平1负,三外援阵容的胜率却稳定维持。

这种反差指向一个核心问题,外援数量是否必然等同于战斗力? 当青岛海牛等队为保级狂砸外援时,浙江队用联赛排名证明,本土球员的成长与外援的质量同样重要。秋季图文激励计划

发布于:江西省